您好,欢迎您光临江西成考网!
专升本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年5月11日 浏览:554 次


以下试题由江西成考网整理发布:

一、选择题:1~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答案:B

2.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是在(  )

A.1951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85年

答案:B

3.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选拔班干部

C.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D.组织教育活动

答案:A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  )

A.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B.马卡连科的《教育诗》

C.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答案:C

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作业

答案:B

6.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

A.主要组织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特殊组织形式

D.辅助组织形式

答案:D

7.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  )

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方针政策

D.主要技能

答案:B

8.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提高国民学历水平

B.提高国民素质

C.提高国民创新能力

D.提高国民知识水平

答案:B

9.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D

10.学生在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时所体现的特点是(  )

A.灵活性

B.自愿性

C.实践性

D.全体性

答案:B




11.实验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D.以语言传递为主的

答案:B

12.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  )

A.田径

B.体操

C.球类

D.武术

答案:A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答案:错误。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因此,客观性是教育学的特点。而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既要体现人的主观愿望,同时又要遵循教育规律。

14.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答案:错误。该观点属于教育心理起源论。它虽然看到教育中的模仿因素,但没有看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把人的意识行为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试简析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1)个人本位论认为,确定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

(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

(3)它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忽视了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制约,是片面的。

16.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案:教育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与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的政治功能。

(2)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17.如何转化后进学生?

答案:(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4)抓反复,反复抓。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答案:(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自发性

答案:A

20.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广度

答案:C

2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  )

A.兴趣爱好类型

B.性格类型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动机需要类型

答案:C

22.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

B.分析

C.系统化

D.抽象

答案:C

23.下列哪种属于感应性反映水平(  )

A.草履虫趋利避害反应

B.蜜蜂对花的反应

C.鸟的条件反射反应

D.猩猩的条件反射反应

答案:A

24.动作灵活稳定、正确,动作高度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消失,动觉控制占主导地位,紧张感逐渐消失等活动方式属于(  )

A.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B.动作连接阶段

C.动作的整合、协调和完善阶段

D.动作的模仿和联系阶段

答案:C

25.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对艺术品感兴趣;直觉压抑。这种人格类型属于荣格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

A.思维外向型

B.感觉外向型

C.情感外向型

D.直觉外向型

答案:B

26.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答案:B

27.根据动机的分类标准,按需要不同,动机可划分为(  )

A.生理性与社会性

B.高等与低级

C.长远与短暂

D.主导和辅助

答案:A

28.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D

29.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

A.盲目性

B.散漫性

C.顽固性

D.动摇性

答案:A

30.下列方法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厌恶疗法

D.强化、惩罚与消退

答案:A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注意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效率上的特征。

答案:错误。注意稳定性是指较长时间地保持集中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品质特征。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

32.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答案:错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调节与发展自己的心理状态。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联系教学实际,简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

答案:(1)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式多样化;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2)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34.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案:(1)性格和气质的联系。①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②性格和气质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互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到性格形成和发展,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①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②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③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④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35.简述注意的特点和功能。

答案:(1)特点: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

(2)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⑤预测与预见功能。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答案:(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到整个文化形态里。

(5)个人主观因素。人格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将文章分享到:
返回
上一篇: 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下一篇: 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报考指南
热门资讯
赣州成人高考网
首页| 关于我们| 招生院校| 招生专业| 成考辅导| 网络课堂| 合作共赢|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4000-999-305 手机: 18679787172(曹老师 ) 15279708325(刘老师) 版权所有 © 2013 江西明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
总部:赣州市章贡区文清路13号永信广场8楼(中联商城对面)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赣ICP备18003221号 技术支持:永信网站建设

江西成人高考,江西成考,江西成考网,江西成人高考网,江西成人高考报名,赣州成考,赣州成人高考,赣州成考网,赣州成人高考网,赣州明德教育,赣州成考函授站,赣州教育中心